近期,我司举办公司内部高净值客户投资交流会,杨小龙总监主持会议,在会议中与客户交流分析全球经济形势,以下为部分会议内容摘选,供大家分享。
杨小龙简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计算机+金融复合背景,曾就职于券商、私募机构从事投资研究工作,从业8年,经历了完整的市场牛熊转换,主要从事TMT行业的研究,深度覆盖互联网、云计算、半导体等行业。曾负责长润君和的投资研究与策略事宜,立足价值分析,专注于跨市场研究发现各市场核心资产,深度覆盖美股及港股核心科技龙头企业,擅长组合投资,追求稳健复利增长,能卓有成效应对大盘的波动获取稳健收益。
会议内容摘选
Q1:开年以来,A股、港股和欧美市场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同步下跌,市场信心也较为脆弱,美股市场甚至创下了多年以来最差的开年表现,港股、A股三四月份也都经历了较为极端的下跌,你觉得今年为什么全球都进入了一轮risk off的阶段?
Answer:从宏观大环境来看,今年全球的宏观局势是这么多年以来最复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如此复杂的宏观环境中,风险资产都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1. 地缘政治局势,风云诡谲:2月份爆发俄乌冲突,直接让全球陷入了动荡,一方面博弈均衡局面被打破,引发国际局势长远的忧虑,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直接导致全球原油、天然气、粮食、有色等大宗品种集体大涨,造成全球通胀高烧不退,这个对于欧美股市及港股、A股都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今年全球部分地区将再度陷入到能源与粮食危机中,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2.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同时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制全球风险资产的表现:美国面临四十年最严重的通胀,为了控制通胀,美联储只能加快加息与缩表以压制不断上行的通胀,从需求端着力,通过引导利率上行来压制需求,从而降低通胀,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进程带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大涨,一度突破3.2%,作为全球风险资产定价之锚,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导致全球风险资产集体承压,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回撤已经超过30%,上几周,这种恐慌已经蔓延到虚拟货币领域,各种币暴跌,其实也反映出当下风险资产的状况。所以今年美股创下多年以来的最差开年表现本质上反映的是量化宽松退出带来的资产价格重估,高估值的科技板块严重承压。

图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走势
3. 新冠疫情的冲击仍在持续,国内为了抵御奥密克戎的冲击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控措施,严格管控带来一定的供应链问题,而作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也对全球的供应链稳定性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前期因为供应中断,市场对于很多行业的业绩展望变得非常悲观。
4. 中美收益率倒挂,美元指数持续强势,使得人民币承压,二季度以来对市场的风险偏好形成了明显的压制。因国内经济下行,国内不得不降准降息,所以国债收益率下行,但是美国要加息控制通胀,所以国内收益率会上升,就导致10年国债收益率近些年来第一次倒挂。收益率的倒挂使得外资流出的压力加大,而叠加出口转弱,使得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加大,近期人民币开启了一轮快速的贬值,离岸人民币跌至6.65左右,相较于3月份快速贬值5.32%。
所以,在这样的大的宏观背景下,今年全球主要市场都进入了一轮risk off,只是大家跌的理由侧重点各有不同,美股主要是因为高通胀+加息,欧洲则主要是受困于能源危机,而A股与港股则主要是因为疫情封控担忧升级+人民币贬值加速+外资流出担忧的三重冲击。
Q2:在暴跌以后,你对当下的市场怎么看待,可以乐观一些了吗?还是要继续谨慎,市场还有调整的空间?
Answer:二季度以来,全球共振下跌,美股与港股、A股全部都跌的比较多,而在暴跌以后,对后市怎么看,接下来分市场分析:
1. 国内市场:
三四月份以来,在国内疫情封控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A股迎来了加速下跌的阶段,核心点在于疫情反复导致大家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不断升级。各地封锁升级的事实之下,对于供应链的担忧、出口的担忧都不断升级,这就导致信心的极度匮乏,这种信心的缺失从四月份的信贷数据可以看出来,企业中长贷信心非常差,居民贷款也很差,其中居民信贷减少2170亿元,罕见净融资为负,疫情的延续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意愿十分低迷。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605亿元,同比减少5523亿元,为有数据以来最低,稳地产成效不佳,居民加速去杠杆,提前还房贷讨论度提升。
近期A股市场在暴跌以后,有所企稳,积极因素开始出现:
① 上海疫情不断缓解,供应链也在逐步缓解,尤其是汽车、新能源等前期受创严重的行业开启修复;
② 各种政策工具不断推出稳定经济,货币政策层面,降准、下调5年期LPR利率等,财政政策层面,稳增长不断加码,各种减税降负的措施推出,稳地产不断加码,降低汽车购置税等刺激消费的措施推出;
③ 针对互联网的监管边际放松,游戏版号重启发行、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都有助于修复企业家信心;
④ 美国极有可能阶段性豁免前两年针对中国的关税,这有利于出口;
因此,国内市场短期迎来了喘息之机,二季度大概率是全年的业绩低点,但是信心的恢复尚需时日,需要看到信贷数据的显著改善,以及更多稳定企业家信心的措施出来,才能真正确认市场的底部。
2. 港股市场:
港股是一个受流动性外溢影响比较严重的市场,一方面港股看美元体系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港股看南下资金的规模,今年以来,港股总体的资金面比较紧张,一方面美元指数创下多年新高,全球美元资本持续回流美国,而南下资金也比较谨慎,导致港股的流动性承压。此外,因为港股主要是大陆的公司,总体的基本面也偏弱,所以港股处在一个相对不好的组合:流动性走坏+基本面走弱,港股持续承压。
而在三月份的暴跌以后,我们认为港股的风险阶段性释放基本上接近尾声,但是尚未到反转的时点。总体来看,港股科技股仍处在政策底加持下寻找市场底的过程中,近期不断有政策层面的刺激以及上海疫情缓解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的双重支撑,科技股业绩低点的预期基本上形成,二季度就是全年业绩的最低点,三四季度有望逐季度改善,这样的背景下,三四季度互联网行业有望迎来较好的布局机会。
3. 美股市场:
近期暴跌以后,美股三大指数多创下近年来最长连跌记录
○ 截至上周末的数据,道琼斯上周累跌2.9%,创周线8连跌,为1923年以来最长连跌;
○ 纳指本周累跌3.82%,创周线7连跌,也是科网泡沫破灭以来的第一次周线七连跌;
○ 标普500指数本周累跌3.04%,创周线7连跌,为2001年来最长周连跌纪录。
今年以来,美股从交易通胀到交易滞胀再到最近交易衰退,在40年最严重通胀+史上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的周期中,美股经历了十多年以来最大的波动,纳斯达克高点已经跌了30%以上,堪比金融危机了。

从估值的角度,纳斯达克已经处在指数二十年以来的15%的分位数水平,估值已经回调的非常多了。
真正的转机,还要等待,6-7月两次加息,叠加5-6-7三个月的通胀数据出炉,市场有可能才会迎来真正的拐点,彼时通胀的情况会更加清楚,通胀是不是真的回落,如果通胀真的回落了,后续加息的力度可能放缓,市场才会迎来真正的反转机会,到时候再打一些提前量,三季度后期市场会有相对更好的机会,最近还是可能会维持波动中反弹的走势,但是波动会很大。
长期,依然看好美股科技股的长牛市,本轮暴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Q3:在当前这个市场的环境下,您觉得今年接下来有哪些行业或者板块比较有投资机会呢?
Answer:A股市场:今年接下来相对看好新能源的确定性机会,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行业接下来还会迎来加速发展的阶段。
国内疫情缓解+外需维持强势(欧洲公布激进的新能源建设计划)+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属价格的周期调整,这几个因素都促使接下来对新能源行情的看好,欧洲近期公布了非常夸张的新能源规划,国内的新能源有望迎来几重利好叠加,估值跌至历史低位+疫情改善+海外需求爆发式增长,继续看好新能源行情,光伏》风电》电动车。
港股市场,相对看好三四季度的互联网,行业利空逐步出清+监管落地+业绩基本面拐点出现。
美股市场,中长期依然看好各个细分领域的科技巨头,买入并持有真正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世界的公司。
Q4:互联网行业去年以来行业监管政策出台较为密集,股价经历了较大波动,近期摩根大通突然高调“全面看多”中国互联网行业,并且在今日披露的一季度财报中,市场发现多国际投资巨头都在集体大幅抄底中概股,其加仓范围、力度都足够令人惊讶,我们知道您对互联网行业研究较深,请问您对今年互联网行业的看法是什么?
Answer:互联网今年遭受的冲击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国内经济总体处在比较困难的状态中,尤其是二季度,所以互联网虽然是资产相对较轻的行业,也会受比较严重的影响,比如经济形势不好,企业主会选择减少广告投放,广告行业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腾讯、百度等广告业务就会放缓;收入增长放缓,疫情多发,导致出行受阻,消费持续低迷,这对于电商、美团等公司的业务就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今年以来,互联网公司的基本面是在转弱的,但是行业的监管与整改仍在持续,叠加美国针对中概股审计底稿的监管要求升级,这就导致互联网公司在3-4月份迎来了一波非常快速的暴跌,而3月15日,刘鹤的讲话以后,基本上确立了互联网行业的政策底,5月17号的政协会议再次确认政策底,而行业基本面的低点也大概率在二季度,所以我个人觉得,互联网行业相对好的机会在三四季度,届时行业的利空逐步出清,业绩逐步改善,会迎来相对好的布局机会。
Q5:时光匆匆,2022年已过去三分之一,由于年初以来市场的波动,导致银行理财、私募、公募等众多产品全线收益不佳。面对回调,已经在场的投资者焦虑、烦躁,悲观者甚至对市场绝望,您觉得今年还可以买基金吗?
Answer:今年以来确实是这些年以来比较糟糕的一年,公募、私募、量化都遭遇了比较大的回撤,基民们购买基金的欲望也降到了冰点,今年各种类型的基金都面临难售的局面。
但投资往往是反人性的,真正能赚钱的投资都是在市场极度低迷时布局的,这个时候很多优质的公司也因为情绪的低迷可以以比较合理甚至低估的价格买入,其实是比较好的投资时点,这也就是基金行业通常说的“好管不好募,好募不好管”,所以,我反倒是认为当下可能是不错的布局时点。